兩名抑鬱症患者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症狀。在臨床治療或招募試驗方麵,如何將它們歸類?理解經驗症狀概要可以幫助減少試錯。
眾所周知,基於疾病的分類係統的使用與對臨床人群中出現的症狀概況的真實範圍和多樣性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因為其目的是將範圍縮小到單一的標簽,而不是包含症狀經驗的範圍。
看到相關文章DSM對疾病的分類與現實生活中的症狀描述有多真實?和心理健康障礙的廣泛共病
然而,在臨床人群中,一個人的症狀特征的細微差別很可能具有重要的見解,可以幫助指導臨床決策,因此真正有必要更好地了解臨床症狀特征的範圍和多樣性,以便為心理健康的敘事提供信息。
兩個患有抑鬱症的人
下麵是兩個人的症狀概況,症狀數量相同,符合抑鬱症的標準。
圖1:生活影響量表上症狀嚴重程度的分級。非常嚴重的症狀(8或以上)被認為與臨床診斷相關。
如何解釋這一點呢?他們受到的待遇是一樣的嗎?
從DSM的角度來看,人們早就意識到“共病”或多種DSM分類疾病的陽性診斷是常態。我們是否認為這兩個人都患有抑鬱症但同時也患有其他不同的疾病?或者僅僅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症狀,這可能反映了不同的潛在病因。
一個人的抑鬱症伴有焦慮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而另一個人的抑鬱症伴有飲食失調這一說法是否更有價值?如果以每種基於dsm的疾病分類的症狀百分比來表示,每個個體可能具有每種疾病的15-40%的症狀。還是說,了解症狀的星座如何在人群中出現更有意義?
症狀的經驗映射
大規模多維人口數據允許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症狀的經驗表現。作為心理健康百萬項目我們目前使用的是一個大型的開放數據集,在一般人群中約112,000人,他們完成了心理健康商(MHQ),以更好地了解其症狀概況的多樣性。為此,我們將從MHQ(臨床意義的閾值)到從DSM-5中提取的10種不同精神健康障礙的診斷標準的不同項目進行映射。由於MHQ最初來源於對這些疾病[1]的評估,因此我們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來確定對應於每種疾病的MHQ症狀概要。盡管這一圖譜並沒有明確表明在臨床訪談的背景下,個體將被診斷為該疾病,但它確實大致告訴我們,他們的症狀模式與該疾病的診斷標準一致。
通過觀察與任何一種疾病對應的症狀概況的範圍和多樣性,我們將能夠看到與特定疾病標簽相關的整個人群中患者體驗的真正異質性。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查看有多少症狀描述對應於一種以上的疾病,讓我們對人群中存在的共病的程度有一個感覺。
忽視經驗症狀的後果
這個項目的結果將對我們如何考慮從流行病學到臨床診斷和研究的心理健康挑戰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目前,考慮到所有症狀的異質性,在臨床環境中實施DSM-5標準充滿了挑戰,臨床醫生在做出診斷時必須繞過這些挑戰。這意味著相對較低比例的臨床醫生(39%)報告在初始評估[2]時經常或總是參考書麵的DSM標準,大約三分之一經常或總是使用未指定(NOS)類別,主要是由於患者不滿足特定類別的標準。這意味著你得到的“診斷”更多地取決於醫生,而不是任何標準化的標準——實際上是一種試錯的方法。
依賴於這一標準的臨床研究也不太可能解決這一挑戰。例如,當像PHQ-9這樣的簡單篩查被用來招募人們參加抑鬱症試驗時,上述兩個人在技術上都可以成為抑鬱症組的一部分。我們是否應該期望上述兩個人對治療的反應是一樣的?當結果是嘈雜的,不是非常強的,我們應該感到驚訝嗎?因此,它也阻礙了生物標誌物的識別,並可能是障礙組腦電圖輪廓非常模糊和籠統的結果背後的關鍵原因(見相關帖子)各種精神疾病的腦電圖頻帶.
接下來是經驗症狀概況
因此,真正需要的是一種更接近患者和臨床醫生需求的症狀分析係統。在研究領域內,研究人員已經開始研究症狀網絡[3],症狀描述也可以幫助通過描述而不是診斷標簽來分割臨床群體,允許在更同質的群體上進行治療試驗,並幫助尋找潛在病因和更個性化的治療。至少,它可以減少試錯。
我們將在未來幾個月報告這個項目的結果,敬請期待!
引用:
[1] Newson JJ, Thiagarajan TC用心理健康商(MHQ)評估人口福祉:JMIR Ment Health 2020開發和可用性研究;7(7):e17935
[2] First MB, Erlich MD, Adler DA, Leong S, Dixon LB, Oslin DW, Goldman B, Koh S, Levine B, Berlant JL, Siris SG。如何在臨床實踐中使用DSM。神經科學雜誌2019年3月207(3):157-161。
[3] Borsboom D.精神障礙的網絡理論。世界精神病學雜誌。2017 Feb;16(1):5-13。doi: 10.1002 / wps.20375。